近日,江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组织开展的校企 “科技求新质”媒体进工厂系列活动,探访江西食品生产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合作加快技术转化,促进成果产业推动产业化落地。科技多家媒体走进工厂,赋能发展感受到食品行业如何用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食品
校企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数据显示,江西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率约20%—30%,实现产业化的合作不足5%,与发达国70%—80%的促进成果产业转化率和20%—30%的产业化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科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至关重要。赋能发展从想法到行动、食品从样品到产品、江西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成果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校企长期以来的相互信任、深度合作。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产业化进程加速。
在猴姑饼干生产车间,中控室及质检中心。在生产车间,传送带上的一列列饼干经过烘烤散发出阵阵香味。从食品智能制造车间中控室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各种生产数据不断更新,各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在此次活动的座谈交流中,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尧梅香道出了高科技含量产品背后的秘密。尧梅香介绍,谢明勇院士工作站、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重点实验室、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个研发平台支撑起公司的研发工作。
《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用制药工艺做产品,将传统的配方与现代食品形式相结合,是一种创新。”39年前,钟虹光正是依靠科技创新让逐年亏损的校办作坊式工厂起死回生。如今他依然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
自然环境与工业生产融为一体
从镌刻着神农、李时珍到张锡纯等68位中医药祖先的148米长药谷大门进入,江中集团制造基地——江中药谷如同一幅绿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江中药谷”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江中集团的核心生产基地。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通过现代仓储、工艺改进、智慧园区精准管控等主动节能降耗,对处置后的工业废水、污泥、废渣等进行资源再利用。
在“江中药谷”液体制剂制造车间内的参观长廊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材料预处理、提取、纯化、调配、灌装、灭菌,再到装箱入库,整个操作均实现自动化无人操作。在包装车间,打包、搬运等工序均由机器人操作完成。
除了生产智能化,全过程的低碳化也引人关注。“江中药谷”大路两侧的水池倒映着两岸的绿草树木。两侧池中的水是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得到的中水,可以用于景观建设、植被灌溉等。在液体制剂车间厂房房顶上架设着一行行光伏板。“江中药谷”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开始减碳。在生产中,通过工艺改进等,实现过程减碳;中水回收系统可将处理后的中水回收用于厂区景观补水和绿化灌溉用水;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可用于畜禽饲养。
加快实现“食药同源”物质产业化
如何加快实现药食同源食品产业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杰出青年科学家、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婕伦在座谈交流中分享了多年来谢明勇院士团队与地方食品企业的合作案例。
胡婕伦表示,预防或减缓慢病的发生,首先要倡导“主动健康”。而营养干预在主动健康模式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食物是发挥营养干预作用的重要载体。以“食药同源”为理论基础研发的产品在主动健康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许多“食药同源”食材在加工中会出现焦糊味或苦味,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研发团队在食材前处理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构建方面下足了功夫——创建食材前处理及矫味关键技术,采用低温超微粉碎食材,不仅成分稳定,且不产生焦糊味和苦味,收粉率达99%以上。此外,针对“食药同源”食材重金属超标问题,研发团队通过电化学和渗析扩散结合,有效去除了食材提取液中铅、镉等重金属,突破重金属含量控制技术瓶颈。
“围绕营养科学的相关研究需要被关注。未来,团队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借助大数据,通过更加便捷、科学的方式检测身体状况,并据此给出精准营养方案。”胡婕伦对此充满期待。
“有眼光”益生菌发酵胡萝卜饮品没了土腥味
胡萝卜是一种富含有益眼睛健康的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材,但因为特有的土腥味,不少人并不爱吃。据介绍,这种土腥味来自烯萜类化合物。如何将此类物质代谢转化,在保留胡萝卜营养成分和特有风味的同时,还能去除这种土腥味,将其加工成好喝的饮料,长期以来是食品科技界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能不能用发酵的方法来破解这一难题呢?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谢明勇院士带领研发团队20多年来专注研究“果蔬益生菌发酵技术”派上了用场。研发团队从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种筛选、高活性工程菌剂的规模化制备、直投式益生菌发酵果蔬新工艺三方面切入,破解了上述难题。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活动负责人介绍,组织开展媒体进工厂活动,就是希望媒体更多地了解食品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情况,并通过这些科企对接优秀案例的传播,培养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转化和产品落地,把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3月23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要求坚决打击和防范自主招生作假,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针对有中介机构打着包通过、考前辅导、提供所谓专利论文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和敛财、干扰正常高校自主招生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记者获悉,9月30日,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导,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年广州市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在广州举行。体验周以“服务认证 ...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食用农产品、食糖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3类食品668批次样品,检出4批次不合格样品。总体情况抽检食用农产品455批次,检出1批次不合格样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月26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通报加饭酒等8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厦门市思明区香好来餐厅等8家食品经营单位被责令整改。经检测,厦门市思明区香好来餐厅采购的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1月25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关于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长春市高新园区小马哥烤鸭店经营使用的自消毒复用餐饮具大圆盘),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吉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国庆长假期间,福建省泉州市再次迎来旅游高峰。为了营造舒心旅游、放心消费的节日旅游环境,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行“宠客执法”模式,切实规范节日市场秩序,守护游客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