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受外部环境、大调房地产减速等影响,整省资排各大省市经济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大调整。份G房地越是产投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土地财政的大调地方,受此轮大调整的整省资排影响就越深。
从GDP总量看,份G房地上半年31个省区市中,六个经济大省继续领跑。其中,广东、江苏GDP总量站上6万亿元,这两省对全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
然而,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上半年GDP增速仅4.2%,与海南并列倒数第三。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6.8%,远超全国11%的平均降幅,这也直接导致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全国垫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江苏5.8%的GDP增速,其与广东省的经济差距已缩小至3%,创下历史新低。不过,江苏房地产开发投资亦同比大幅下滑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列全国倒数第三。
在各大省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大面积下滑的背景下,上海、天津、河北、陕西、贵州、新疆实现房地产投资正增长,尤其是上海以3.8%增速居第一。就在前几日,上海还拍出了楼面价超20万元/平方米的全国单价地王。
这场大调整绝非简单的市场分化,而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剖面。
━━━━
西藏崛起 广东“失速”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较强韧性。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中西部省份则增速亮眼。
从GDP增速看,31个省区市呈现“西部领跑、中部追赶、东部分化”的格局。在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的20个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了14个,东部地区6个。
其中,西藏以7.2%的增速居第一。一方面,这与西藏本身基数较低有关,其半年1382亿元的GDP总量,仅相当于一个中等地级市的经济体量。另一方面,过去几年西藏经济发展增速一直稳居前列,2023年和2024年GDP增速均为全国第一,工业和投资是支撑其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上半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其中,重大项目投资成为其重要抓手。上半年,西藏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557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2.8%,同比增长45.4%。
从房地产表现看,上半年,西藏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3%,但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增53.3%,商业营业用房的开工面积更是暴增493.5%。
GDP增速第二名是甘肃,上半年GDP总值6468.8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增长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与西藏一样,甘肃的工业增长同样较快。上半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与西藏并列全国唯二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
位于西部的宁夏、新疆,亦表现亮眼,上半年GDP增速分别达到5.8%和5.7%。其中,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制造业增长10.5%,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出有力贡献。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省份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今年中西部的宁夏、新疆、甘肃等地经济增速表现亮眼,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成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GDP增速第三名是中部大省湖北,增速为6.2%,领跑中部。上半年,湖北GDP总量为29642.61亿元,与河南的差距从去年同期近4000亿元缩小至2000亿元左右,对河南“中部第一省”的地位形成挑战。
有分析称,这场经济竞赛背后,是武汉光谷的产业虹吸、郑州楼市的债务困局等的映照。武汉光谷的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贡献了湖北省27%的工业增长。楼市表现上,上半年,河南省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而湖北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9%,呈现企稳回暖态势。
也有一些省份经济增速不太理想。同处中部的山西,上半年GDP增速仅3.8%,全国垫底。经济大省广东,GDP增速也不及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增长5%左右),增速仅4.2%,落后于同期全国水平(5.3%)。
广东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跑输全国水平,较显著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广东为-9.7%,全国为2.8%;出口增速方面,广东为1.1%,全国为7.2%;房地产方面,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3%,全国为下降11.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6%,全国为下降3.5%。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表示,冲击广东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房地产下行。尽管房地产深度调整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广东集中了较多头部企业,庞大的家具、家居、建材、家电产业链对地产依赖性更高,受到的拖累更明显。
━━━━
上海领涨 福建垫底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并列为三大支柱。
不考虑房地产对钢铁、建筑建材、有色、煤炭等产业链的深远带动作用,2023年底,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绝对金额便达到11万亿元,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约22%,对GDP贡献达8.8%。到了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10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19%,对GDP贡献率降至7.4%。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67亿元,同比下降11.2%,占固定资产投资额进一步降至18.8%,对GDP贡献率为7%。目前,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处于扩大态势。
上半年,有15个省(区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超千亿元。其中,浙江省以5124亿元位居榜首,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以4975亿元和4900亿元紧随其后,这三个经济大省占据全国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的3成以上。
但从增速来看,三大省份均出现下滑,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2%,广东下降16.3%,江苏下降16%。
福建成为全国降幅最大的省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425.5亿元,同比下降31.3%。从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几个指标来看,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7.3%,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8.4%,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7.5%,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6%,福建楼市仍处在关键调整期。
此外,吉林、宁夏、辽宁、青海等地,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幅度均超过23%,下滑态势亦值得警惕。
31个省区市中,仅上海、天津、河北、陕西、贵州、新疆,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正增长。
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5.1%,不及全国平均增速;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远超全国水平(下降11.2%)。分区来看,嘉定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7%。
从几个重要影响指标看,上半年,上海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4.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7%,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8.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
最大的贡献来自卖地收入。据机构统计,上半年,上海通过土地公开市场卖地638亿元,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卖地845亿元。如此算来,上海上半年土地出让金超过1400亿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是天津。上半年,天津GDP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最大贡献同样是卖地,天津土地市场在上半年揽金226亿元,同比上涨139%。
第三名是河北,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较去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河北省统计局发文称,石家庄市受“三大工程”项目带动,城中村改造项目快速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3%,在40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拉动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当前,在政策推动下,城市更新、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有望成为支撑房地产投资的新动能。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7月24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第15号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信息。前不久,该局组织人员依规对福鼎市六六顺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并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自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吹响以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以最快的速度下沉一线,成为抗击疫情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每一位市监志愿者都是“逆行者&rd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因无视消费投诉的调解工作和消费者合理退款诉求、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2月17日,深圳市消委会对深圳“力美健华联店”进行公开谴责,要求其立即整改,纠正错误的经营管理方式,妥善处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六一”前夕,为切实加强南京市儿童用品质量监管,坚决维护百姓关切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儿童用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并于5月30日召开了儿童用品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日,江苏省江阴市消保委顾山分会接到一起关于房屋贷款的投诉。2021年10月,消费者郑女士在顾山某楼盘看房时,因自己还有贷款,不知银行能否放贷。该楼盘销售人员称可以帮助其 ...
近期,针对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停车缴费问题,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在“亮剑浦江•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进行了集中治理。上海市商场停车场推出停车缴费“纯净码”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