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双11”期间,双11为引导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高峰时段科学理性消费,聚焦近日,双11浙江省湖州市南湖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聚焦提醒广大消费者“剁手”也要“留一手”。双11
选择正规平台。聚焦消费者如选择网络购物及服务,双11首先要注意对网购平台的聚焦选择,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双11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其次在网购商品时,聚焦可以选择多家网购平台对所购商品的双11详细描述、产品检验报告、聚焦商家生产经营资质和信誉、双11商品评价等进行了解、聚焦比较,双11理性消费,避免掉入购物陷阱,防止上当受骗。
慎重预付定金。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定金”双倍抵扣货款等方式售卖商品,注意“定金”不同于“订金”,定金是为保证合同实现的保证金,若支付后,在“双11”期间未购买定购商品,则定金不予退还。而且网购时会发生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
防范消费陷阱。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要科学理性消费、按需进行购买,防止冲动消费从而引发退费难的问题;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活动中的降价、打折、拼团、满减等优惠的条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轻信商家的花言巧语,或通过各类网络贷款进行超额消费。
下单避免冲动。直播带货如今成了最火热的购物渠道,“双11”更被商家和主播视为必争之地。然而在火热现象的背后,直播购物翻车事件频频发生,货不对板、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商品性能被夸大等,屡屡成为消费者投诉维权较多的问题。在直播带货模式下,消费者更容易因为直播营造的稀缺、不买就亏的氛围冲动下单。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不要只听信主播对产品的口头介绍或者因为价格优惠就直接下单,购买前先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多渠道查看商品评价,避免冲动下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保护个人信息。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在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建议消费者进行遮盖、涂抹等处理后再行丢弃,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保留维权凭证。好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原始记录,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为消费维权带来难度。如果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湖区消保委倡议,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主动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李佳榕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20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此期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酒类、饼干、食用农产品等25大类食品873批次,其中合格857批次、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19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网传进口秘鲁青提处置情况的通报。通报称,福州市闽侯县发现的内容物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进口秘鲁青提已全部消杀并销毁,而流向朴朴鼓 ...
超百家媒体报道,全网浏览量破亿!这场盛会热度空前_南方+_南方plus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下称“大会”)圆满落幕。为期三天的大会,规格高内容精彩,吸引了超100家媒体关注报道。据大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通报编号202206期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腐竹、海南小台农等8批次不合格食品被责令停止销售,厦门绿帝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家乐福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1月1日正式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过出台鼓励实行、公开承诺、建立三包技术组织等措施,保障《规定》落地生效,切实 ...
徐闻菠萝大量上市,欢迎全国采购商前来采购_南方+_南方plus“春吃菠萝正当时”。阳春三月,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菠萝的海”,菠萝正大面积成熟,连空气中都是香甜的味道。走进徐闻曲界镇、锦和镇、龙塘镇等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