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
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问题伍丨文件强调,需壮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大职以小农户为基础、业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民队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号文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列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粮食安全是谁来种地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着墨颇多。解决件系而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伍丨关键要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壮我国虽然是大职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人口却在急剧减少。业农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劳动力“青黄不接”、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情况,在各地相当普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鼓励和支持年轻的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培养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型职业农民、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型职业农民三种。此前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来,陕西已有266人获得“高级职业农民”称号;浙江有43人分别获评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和高级工程师。表明农民不仅是个“新职业”,而且是个“好职称”。特别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已达到200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推进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领头雁。
事实上,早在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定位,使农民由过去的“身份化”,向现在的“职业化”转型,而且为今后农民的职业化道路及现代化农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可以预料,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新的理念、经营知识等,将会培育和造就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返乡入乡创业的先锋队,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的有力生力军。
因此,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职业化,直接对应的是职业的美誉度、优越性和感召力,这一方面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认同和接纳。因此,我们在构建和完善农民职业化相应制度设计的同时,应坚持不懈地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扩大投资和消费都要把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供充分的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解除新型职业农民后顾之忧,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进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作者】张西流,时评人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6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2期食品监督抽检信息。此期该局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38批次,其中合格335批次,不合格3批次。尤溪县沈菊酒业有限公司生产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为此,福建省消委会于9月15日发布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理性消费,做好疫情防控。购买月饼时要“四注意”:注意到大型的商场、 ...
11月23日-24日,AATS Focus 2019会议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由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我院及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我院承办,《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AME出版社、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2022年2月15日,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通报了2批次不合格雪糕风险控制及核查处置情况。冰佰氏厦门)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过程控制不严,致2批次雪糕大肠菌群项目不合格 ...
近日,第24届世界神经病学大会24th World Congress of Neurology)在阿联酋迪拜召开,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我院神经内科8名学子参会并作多 ...
近日,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其中界定了预收费的内涵,将养老服务费、押金和会员费全口径纳入监管;明确了收取要求,限定了养老服务费最长收取时限和押金最高预收额度, ...